《記憶長河》呈現一個記憶片段、一個意識的展現、一個空間場域的印象、或者是一處被忽略的風景。
當觀者來到作品前,解讀作品、感受地景疊加的意涵時,便能找尋自身與臺大這塊土地之間,那些「視而不見」的生活記憶與場所印象。
【《記憶長河》藝術家駐校參與計畫│介紹】
藝術家希望能透過參與計畫,與學員一起學習如何觀察身處的生活環境與土地之間的關係,進而探討、挖掘埋藏那些在生活中的情感記憶。
在共創計畫中學員將參與以下實作:
▎裝置組裝:協助地景雕塑裝置組裝定位
▎製作模型:蒐集記憶符號作為素材,製作「地景符號小模型」
▎手繪地圖:於校園中搜尋與自身相關的記憶場景,並繪製手繪地圖
▎書寫文本:透過照片、文字記錄方式,書寫製作個人空間記憶文本
參與計畫作品完成後,將展示於醉月湖畔,並於5/26上午舉辦《記憶長河》成果發表會~
【招募說明會】
▎時間:2018/4/24(二) 10:00
▎地點:水流心田藝術工作站─校總區 集萃樓204室(小小福旁)
▎報名資訊:https://goo.gl/forms/41rJKn3sQbSyiFbd2
如果您常關注臺大校園環境,對建築/製作模型/繪製地圖等實作內容感興趣
歡迎線上報名,來招募說明會了解更多計畫內容!
關於水流心田│
106學年度,由五位國內外藝術家與臺大師生,一同探索「人與自我」、「人與人」、「人與自然」的交互活動,共同開啟過去與現在、傳統與創新、土地與河流、身體和心靈等多維度的能量交流。
主辦單位 |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小組
策劃單位 |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合作單位 |臺大藝文中心、實驗林管理處、植物標本館、人類學系、茶藝社、花藝社、臺大藝術季
特別感謝|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、西螺大橋藝術兵營
藝術團隊 |朴麗莎(Lisa Park).藤枝守 (Mamoru Fujieda) . 張博智.島生棲所.李朝倉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TU.ART.RESIDENCY/
IG:ntu.art.residenc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