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自然、生活、音樂及科技等各種領域創作者的角度出發
帶領你一同探索藝術的多元與深度
【活動場次資訊】
▨ 第一場「不一定可見的可見─談創作的空間轉換」
▎時間:2018/5/8 (二) 19:00-20:30
▎藝術家:張博智
▎對談人:陶亞倫(藝術家)
▨ 第二場「觀看的方式,定義你的世界廣度─演員與觀眾的場景對話」
▎時間:2018/5/10 (四) 19:00-20:30
▎藝術家:島生棲所
▎對談人:康旻杰(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)
▨ 第三場「新媒體藝術的跨域體現」
▎時間:2018/5/14 (一) 19:00-20:30
▎藝術家:Lisa Park
▎對談人:邱誌勇(臺師大美術學系教授)
※本場次全程以英文進行。
▨ 第四場「在臺大蹲半年的朝倉─生活VS創作」
▎時間:2018/5/15 (二) 19:00-20:30
▎藝術家:李朝倉
▎對談人:陳瑞惠(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執行長)
▨ 第五場「植物文樣─藤枝守的音樂美學」
▎時間:2018/5/22 (二) 19:00-20:30
▎藝術家:藤枝守
▎對談人:楊建章(臺大音樂學研究所所長)
※本場次全程以英文進行。
無論你是對 行為藝術/科技藝術/建築藝術/音樂作曲 感興趣,
或單純喜愛藝術、想更瞭解相關領域,都歡迎報名參加。
五月的晚上七點,一起來好.好.談藝術!
▎活動地點:水流心田藝術工作站 (臺灣大學校總區集萃樓204室)
▎報名網址:https://goo.gl/forms/bEQUQebatyaJSYI52
※因場地有限,額滿為止。
關於水流心田│
李朝倉、張博智、藤枝守(Mamoru Fujieda)、朴麗莎(Lisa Park)、島生棲所等五組藝術家,以不同藝術家視角,從自然、生活、科技各面向出發,探索校園可見與不可見的空間,5/25至5/27期間,分別於校內成果發表。更多駐校計畫詳情,請上臉書搜尋「水流心田」!
主辦單位 |臺灣大學校園規劃小組
策劃單位 |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
合作單位 |臺大藝文中心、實驗林管理處、植物標本館、人類學系、茶藝社、花藝社、臺大藝術季
特別感謝|寶藏巖國際藝術村、西螺大橋藝術兵營
藝術團隊 |朴麗莎(Lisa Park).藤枝守 (Mamoru Fujieda) . 張博智.島生棲所.李朝倉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NTU.ART.RESIDENCY/
IG:ntu.art.residency